010-51164634
联系我们:
通知通告
◆ 第三轮通知丨第八届全国冶金固废及尾矿处理利用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
来源: | 作者:固废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10-28 | 1243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八届全国冶金固废及尾矿处理利用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暨展览将于2025年11月7-9日湖北武汉召开。目前已报名代表超过400人,精彩演讲报告超过80场,技术装备企业展商展位超过30席


时间:2025年11月7-9日(7日全天报到,8、9日两天会议)

地点:湖北 武汉天河机场皇冠假日酒店(黄陂区机场大道天河机场T2航站楼旅客服务综合体2层)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

协办单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建筑材料行业冶金固废及尾矿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本次大会主要围绕冶金固废(钢渣、矿渣、锂渣、电解锰渣、赤泥、脱硫灰)、尾矿(铁尾矿、铜尾矿、黄金尾矿、铅锌尾矿、钼尾矿)、工程渣土、淤泥、磷基固废(磷石膏、磷尾矿、黄磷渣)固废理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产品、工艺、装备、标准、产业化、典型案例等全产业链内容开展深入交流和研讨。

大会以全体会议+分论坛的形式,拟设置大分论坛,其中包括:冶金固废论坛、尾矿论坛、固废碳矿化论坛、工程渣土淤泥论坛、磷基固废论坛、研究生论坛


会议议程安排

图片





冶金固废论坛

冶金固废学术与技术交流论坛聚焦钢渣、矿渣、电解锰渣、赤泥、锂渣、脱硫灰、钒钛渣等典型冶金固废,重点针对低碳胶凝材料、热态熔渣提质、冶金渣高值利用、道路工程应用、冶金渣规模化利用、钢渣用作细骨料、钢渣碳矿化、钢渣安定性处理等方面。专家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精彩专家报告

 1.面向隧道路面的新型抗滑阻燃温拌钢渣沥青混凝土制备与工程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 吴少鹏 教授


 2.多固废协同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生产应用技术与低碳发展 

——北京科技大学 倪文 教授


 3.固废基胶凝材料工业化生产技术与工程应用 

——建材情报所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

李端乐 博士/高工


 4.钢渣细骨料混凝土的宏细观力学特征 

——内蒙古科技大学 薛刚 教授


 5.硅铁系冶金渣在高温相变储热材料中的应用

——武汉科技大学 张美杰 教授


 6.锂渣基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与示范应用 

——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张建强 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7.典型固废的组成特性及资源化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任雪红 教高/所长


 8.钢渣固碳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宝武环科武汉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甘万贵 首席专家/正高


 9.基于氢冶金流程的熔分钛渣选冶协同富钛提质技术 

——华北理工大学 龙跃 教授


 10.固废复合低碳胶凝材料在湖北省高速公路改扩建中的研究与实践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宗炜 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11.典型钒钛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林 研究员


 12.钢渣在长寿命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闫翔鹏 高级工程师


 13.京津冀地区冶炼行业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华北理工大学 贾援 副教授


 14.表面缺陷自调控钢渣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及碳排放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宗武 副教授


 15.多固废协同制备土壤固化剂及其道路稳定材料的多场景应用 

——北京科技大学 傅平丰 教授


 16.钢渣安定化预处理技术及装备简介

——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方炎章 总经理


 17.沥青混凝土用混凝土再生集料性能提升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谢君 研究员


 18.多固废协同制备低碳胶凝材料技术及产业化 

——北科蕴宏环保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黄晓燕 高工


 19.钢渣细骨料混凝土抗裂性能 

——内蒙古科技大学

郭敏 博士/讲师


 20.冶金固废全方位多途径资源化利用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实践 

——长三角国创中心功能材料所 成铭钊 主任


 21.钡渣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途径探讨

——长安大学 顾汉念 教授


 22.工业固废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协同利用与创新实践 

——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张晓果 高级工程师






尾矿论坛

全国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创新论坛将重点介绍尾矿在规模化回填、绿色建材制备、矿山充填、道路工程、低碳胶凝材料、机制砂、有价元素提取、高附加值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专家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精彩专家报告

 1.大宗固废规模化回填政策解读及案例分析

——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 田向勤 高工


 2.铁尾矿砂绿色高性能建材制备关键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 于峰 院长/教授


 3.高性能高浓度超流浆体充填助力尾砂大体量消纳

—— 湖南大学 吴振军 教授


 4.铜选尾渣处置工艺及其混凝土基本性能

——兰州理工大学 张宇 副教授


 5.典型金属尾矿渣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 

——香港大学 蓝际荣 助理教授


 6.基于铁尾矿资源化利用的地质聚合物性能优化与矿区治理应用

——武汉轻工大学

李社锋 低碳产业学院院长/教授


 7.固废与尾矿协同治理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及工程实践

——云南省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昆勘院) 

许汉华 高级工程师


 8.细粒级尾矿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广田 教授级高工


 9.山东某铁尾矿预富集-直接还原及尾渣综合利用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 赵永强 讲师


 10.全固废尾矿机制砂石骨料在雄安新区的工业化生产应用 

——河北奥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于新亚 技术总监/高工


 11.冶铜尾矿制备硫酸亚铁等高附加值产品

——中国矿业大学 朱俊生 副教授


 12.碱激发边缘性碳酸盐尾矿的特性与应用

——湖北工业大学 林伟青 讲师







固废碳矿化论坛

工业固废碳矿化论坛聚焦工业固废碳矿化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应用与标准化体系建设。专家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精彩专家报告

 1.碳化再生集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效果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陈美祝 教授


 2.混凝土碳矿化养护及内外协同固碳技术研究进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铁锋 副教授


 3.碳化再生水泥微粉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湖南大学 郭帅成 副教授


 4.碳矿化养护对混凝土内部pH值及钢筋钝化腐蚀行为的影响 

——重庆大学 余林文 副教授


 5.二氧化碳矿化技术的市场对标及案例分析

——国工联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查楚源 总经理


 6.多固废协同加速碳酸化应用技术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李佳洁 副教授


 7.风力驱动低湿碳化:重构富钙固废微观结构并强化水泥基材料的流动性及力学性能

——暨南大学 刘奎周 博士


 8.典型钙基固废矿化CO2联产高品质CaCO3的绿色制备技术及应用 

——西南科技大学 丁文金 副教授


 9.海洋生物基固废制备多元低碳胶凝材料增值化路径

——深圳大学 谢明君 博后


 10.再生微粉及再生骨料的固碳改性及其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 

——重庆科技大学 李杰鸿 讲师







工程渣土淤泥论坛

工程渣土与河湖淤泥处理与利用技术论坛聚焦工程渣土和河湖淤泥综合解决方案,重点交流工程渣土、河湖淤泥在土壤固化、注浆充填、道路工程、生态修复、农业领域的低碳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专家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精彩专家报告

 1.全固废材料与改性纤维协同处理超软土关键技术与应用 

——东华大学 杨爱武 教授


 2.预拌流态固化土工程应用及标准化 

——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院有限公司

夏京亮 正高级工程师


 3.疏浚淤泥固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湖库底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

 黄英豪 副主任/正高工


 4.城市余泥渣土高值高效多路径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应用 

——长三角国创中心功能材料所 俪怡 副主任


 5.疏浚淤泥筑堤可行性研究与稳定性分析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韦华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6.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与问题 

——河海大学 张春雷 副教授


 7.疏浚淤泥建筑固废协同利用生态工程材料应用技术 

——中交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王伟 副总工/正高工


 8.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内蒙古科技大学 张朝 博士/副教授


 9.多固废协同激发钢矿渣胶凝材料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工业大学 葛雪祥 讲师


 10.绿色智能固废制砖关键技术

——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傅国华 总经理







磷基固废论坛

磷基固废论坛以磷石膏无害化实施路径为核心主线,全景解析无害化处置各关键环节,精心设置“七大模块”,贯穿磷石膏无害化工作全流程,一站式为您破解磷石膏无害化处置难题。专家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精彩专家报告

 1.《路用改性磷石膏》标准解读及磷石膏在公路工程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许斌 研究员


 2.过硫磷石膏胶凝材料及其应用

——武汉理工大学 孙涛 研究员


 3.磷化工尾矿尾渣的资源化利用 

——武汉工程大学 李洪强 教授


 4.工业固废磷石膏改性增强机制及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黄晚清 正高/路面结构研究中心主任


 5.工业副产石膏矿化固定CO2制备碳酸钙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 柯军 教授


 6.磷石膏流态固废路基填料开发与应用

——河北科技大学 赵全胜 教授


 7.磷尾矿基土壤调理剂制备技术及应用效果

——武汉工程大学 李智力 副教授


 8.磷石膏制备低碳高强石材技术及利用

——山西工学院 韩涛 教授


 9.免骨料型磷石膏路面基层材料应用技术研究 

——武汉工程大学 徐雄 副教授







研究生论坛

研究生论坛将就固废低碳胶凝材料、骨料、沥青混合料、地聚物、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碳矿化、碱激发、软土固化、冶金渣调制等方向做学术交流。报告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精彩报告

 1.通过骨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评估钢渣沥青混凝土的抗滑耐久性

——武汉理工大学 朱耀阳 博士


 2.地聚物基修补材料与既有混凝土协同工作机制 

——深圳大学 杜文倩 博士


 3.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组成特性与磷酸地聚合物的强化机理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李梦林 博士


 4.界面调控对矿渣硫铝酸盐水泥基UHPC单轴拉伸性能影响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 孙亚宁 硕士


 5.水淬渣替换水泥做建筑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孙成林 硕士


 6.碳化钢渣反应动力学影响因素  

——内蒙古科技大学 王喜喜 硕士


 7.电石炉粉尘矿化二氧化碳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骆子文 硕士


 8.超高韧性矿渣粉煤灰基地聚合物复合材料收缩开裂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郑州大学 黄雨阳 硕士


 9.钢渣-粉煤灰基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性能优化及反应特性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赵清 博士


 10.碱熔钢渣制备单组分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固化软土性能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杨鑫馗 博士


 11.钢渣制备低碳胶凝材料基础研究 

——东北大学 陶梦洁 博士


 12.橡胶沥青有害排放抑制及环境功效评价

——武汉理工大学 赵勖丞 博士


 13.玄武岩纤维砒砂岩水泥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 李佳轩 硕士


 14.基于气泡-气孔结构优化的充填体多性能协同调控技术

——河南理工大学 王浩浩 硕士


 15.高钛渣含钛物相向黑钛石转变的机制研究

——华北理工大学 屈宇轩 硕士


 16.矿渣-粉煤灰基泡沫混凝土制备与性能研究

——郑州大学 田一芳 硕士


诚挚邀请相关领域学术界、产业界的同仁到会交流!




会议注册














1.注册费用

会议注册:2500元/人,包括资料、餐饮、茶歇等,不含住宿费

学生优惠:1500元/人(在校学生需持本人学生证参会)

2.缴费方式

(1)银行汇款

开户户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管庄支行

账号:0200 0068 0901 4435 177

(注:汇款时请注明“武汉固废大会”)

(2)微信支付



图片



(注:转账时请注明“单位名称”)


点  击  报  名

图片


会议联系













会议报名(以下皆微信同号):

廖述聪 13651164324

王梦宇 13051321995

王雪蕊 18201399321 

王   鑫 19921314665 

尹韶宁 15210161860

孟  翔 15513686646

会议商务合作

廖述聪 13651164324

技术咨询:

李端乐 18001328989

廖述聪 13651164324

电子邮箱

slag2019@163.com

大会官方网址:

gfyj.com.cn

大会官方微信平台:

冶金渣与尾矿

大会官方抖音平台:

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2025年10月